黑龙江省稳住农业基本盘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
9日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“黑龙江扎实做好‘六稳’‘六保’工作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,发布会围绕“黑龙江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”做专题发布。
年初以来,省农业农村厅全面落实“六稳六保”任务要求,统筹新冠肺炎防控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,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、好于预期,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。一季度,全省一产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国1.6个百分点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2元,增长6.3%,增幅高于全国5.4个百分点。
一是,粮食生产丰收在望。由于今年备耕启动早、成本低、方法新、质量好,春播面积增、机械多、进度快、标准高,各种农作物全部播在了高产期,加之今年的土壤墒情好,农作物苗齐、苗全、苗匀、苗壮,是历年来少有的好苗情。同时。6月份以来,全省各地又高标准推进田间管理,深入落实防灾减灾措施,铲趟增温、防病健身、灭草增光、施肥促长。目前,农作物长势喜人,生育进程与常年基本相当,玉米处于拔节期、大豆处于初花期、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。今年6月份以来,全省局部出现强对流天气,但今年受灾面积是去年的五分之一,成灾面积是三分之一,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及时指导,把损失降到最低。若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,今年又将是一个丰产丰收年,预计粮食产量将达到1550亿斤以上。
二是,生猪产能加快恢复。组织各市县落实落靠责任,强化政策扶持,积极招商引资,加快产能释放,特别是坚持“养殖必保产业安全、必保粪污综合利用、必保屠宰加工”,强化非洲猪瘟防控。上半年,全省生猪存栏1252万头,同比增长14.5%;能繁母猪存栏123万头,同比增长15.2%;生猪出栏826万头,已基本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。外销比重由23%提高到39%。按照现有能繁母猪带仔率、年底前产仔量,年底前可确保存栏1350万头、出栏2100万头。
三是,特色农业稳步发展。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,大力发展高附加值、高品质农产品,满足消费升级需求。全省大宗蔬菜定植262万亩,食用菌入场38亿袋,鲜食玉米播种201万亩。中药材种植面积260万亩,比上年增加80万亩,增长44.4%,比2018年翻一番。水产养殖面积600万亩以上,上半年水产品产量预计16万吨。
四是,现代农业纵深推进。坚持“藏粮于地”“藏粮于技”,运用现代手段,实施水利化、农机化、科技化、标准化等措施,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田相结合,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8%,良种覆盖率100%,先进技术推广面积2亿亩以上,新增高标准科技园20个以上,新命名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,“互联网+种植业”高标准示范基地达到1741个。目前,高标准农田已建成241.9万亩,完成一产固投30.1亿元。
五是,绿色发展持续扩大。推行绿色发展方式,加强黑土地保护,严控农业面源污染,打造寒地黑土、非转基因、绿色有机品牌。全省绿色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预计发展到8500万亩。黑土地保护试点面积432.4万亩。落实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面积1236万亩。落实农业“三减”高标准示范基地面积5000万亩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.16亿亩。建立病虫监测点2200个,补贴更换节药喷头10万套,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试验56项。
六是,县域经济加快发展。强化招商引资,主攻项目建设,突出特色产业培育,选择10个县(市)集中打造食用菌、肉牛两个特色产业集群。综合运用调度、通报、考评、奖惩等多种手段,抓督办、抓跟进、抓落实,形成比着干、赛着干的良好氛围。一季度,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省2.5个百分点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全省3.8个百分点;地方税收收入高于全省4.8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于全省5.1个百分点。
七是,农民收入稳步增长。采取增粮增收、特色增收、牧业增收、就业增收、营销增收、改革增收等办法,打好农民增收组合拳。一季度,生猪养殖拉动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近200元。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,针对疫情期间企业有需求、农民出不去的实际,采取专班推进、政策支持、调度排名、组织输送、平台服务、媒体引导等多项举措,统筹推进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。转移就业总量已接近常年水平,将疫情影响降到了最低。二季度末,全省农民外出务工总数为502.1万人,与去年同期一致。
下一步,省农业农村厅要深入贯彻“六保”促“六稳”要求,全面落实省委、省政府“六抓”等决策部署,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,全力以赴抓好粮食安全生产、生猪产能恢复、农民就业增收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,稳固当好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,稳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盘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。(记者 许诺 周秘)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